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我穿成了乡下小子 > 第1章 穿越

第1章 穿越 (第2/2页)

这个时空早期的历史和天/朝没甚区别,不过这里的秦王朝并没有二世而亡,秦始皇活到了八十岁。公子扶苏当了一辈子的太子,死在了秦始皇前头。继位的秦二世是公子扶苏的儿子。再后来的历史,和□□就全然不同了。

原主记忆力很好,虽然才十一岁,却已经把大多数史书典籍看完了,倒是方便了宁映雪。

理论上来说,这个时代的书籍应该是掌握在高门世家手中,不过原主的祖先似乎有些来历,原主看的大部分书都是祖传的。

大昭朝,从时间来算,差不多是魏晋时期。在天/朝,这个时间点正是晋朝那个说出“何不食肉糜”的傻子皇帝他老婆被杀不久,八王之乱搅得整个晋朝一片风雨飘摇的时候。

而这个平行时空,百年前一场动乱搞得整个国家四分五裂,民不聊生。三十多年前,大昭的开国皇帝横空出世,短短几年之内,如天选之子一般迅速扫平了这片土地上的流寇兵匪、统一全国后众望所归地登基。

但人类的历史影响不了整个世界的环境,任凭昭太/祖如何英明神武,也无法扭转小冰河时期恶劣的气候。

二十多年前,全国各地天灾频发,昭太/祖为了政务活活累死了。

昭太/祖驾崩后,支持者众多的皇子们开始了长达两年的夺位之争,并且先后斗死了。最终,昭太/祖的子嗣只剩下年仅七岁的六皇子和尚在襁褓里的七皇子。

朝臣们没有办法,只好把六皇子推上皇位,六皇子登基后,改年号为建元。这位建元帝运气格外好,继位近二十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天灾竟然奇迹般平息了,偶尔有点小灾,但都在可控范围内。

宁家是那位自带“幸运buff”的建元帝登基前,逃难到两堰县的。官府收拢流民后,分别将他们安置到附近的村子。李家村那时也受了灾,损失不小,于是接收了这一批流民。

宁家逃难时是原主他爹宁天良的爷爷带着一家人逃难的。老人家在逃难路上就没有熬住,做儿孙的只好就地把老人家掩埋了,打算等安顿下来再回头给老人家迁坟。

然而祸不单行,在宁天良的爹宁任涛带着妻儿继续逃难的路上,遇到了当街抢劫的人贩子,直接把宁天良的两个妹妹抢走了。宁任涛试图和人贩子抢孩子,可一个文弱书生哪里打得过组队上阵的人贩子?当时就受了内伤。

等宁任涛带着妻儿在李家村安顿下来后,当天夜里就得了急病,没撑过两天就去世了。由于宁老爷子是发着高烧去世的,他甚至没来得及交代后事,只留下三十多岁的张氏带着十二岁的宁天良和三岁的宁文瑞过活。

宁家逃难时带了些银子,但并不多,张氏只好靠帮别人缝缝补补挣点家用。

幸好不久之后建元帝登基,“幸运buff”生效,老百姓才能缓过这一口气。

可是此时没钱没地的宁家,已经过得很清贫了。

作为长子的宁天良感觉这样下去不行,先是去抄书,后来又开始写话本子。

那时候,因为几年下来风调雨顺而能吃饱穿暖的老百姓,手中也有了闲钱,相继把自家孩子送去念书。

认字的人多了,话本子才有市场。

总之,宁天良靠写话本子养活了一家人,还能送弟弟念书、娶妻生子。后来兄弟俩分别考取了秀才、童生。

宁天良和妻子李氏成亲至今,共生了三个孩子,分别是大儿子宁真逸、大女儿宁真琦、二儿子宁真泽。

二房宁文瑞更是夸张,他成亲三年,妻子赵氏生了五个娃了。头胎生了个男孩儿,乳名大宝。二胎和三胎都是龙凤胎,就二宝三宝四宝五宝这么叫下来了。

宁家人基因相当不错,脑子聪明、相貌好、身体健康。原主宁真逸7岁的时候参加了县试,谁知竟一口气考出个小三元,成为了柳怀州有名的“神童秀才”。

传出了“一门三书生,父子两秀才。”的佳话。

作为秀才的宁天良、宁真逸父子考中秀才时,名次都很不错,在府城的柳怀书院念书,而只是童生的宁文瑞就没有府城的书院肯收,还待在两堰县念小私塾。

一个半月前,各书院放了务农假,于是宁天良父子回了家。

难得家中三个长期待在书院里的儿孙都在家,张氏要带宁文瑞去寺庙里烧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宁文瑞第三次院试能考中。

由于宁真逸年龄尚小,仅有11岁,夫子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不让他去参加今年的乡试。但宁天良要考,便也被张氏抓去上香。

大房老幺宁真泽今春刚满三岁,李氏也打算跟去,求佛祖保佑小儿子健康成长。于是张氏带着两个儿子和大儿媳妇一起去了寺庙,只留下二儿媳赵氏在家看孩子。

谁知春来连日暴雨,回来的路上遇到山体滑坡。宁文瑞比较娇气,走得慢了些,幸运地只摔断了腿。张氏、宁天良、李氏三人当场被山石泥土埋在下面,等宁文瑞爬下山找人把他们刨出来的时候,三个人早就断了气。

这事一出,宁家的天都塌了。

家里唯一的顶梁柱没了,仅剩的成年男丁不仅不会赚钱,还断了腿,今年的院试自然是别想了。并且宁家一大家子人都要守三年孝,这三年里外出工作都不行,只能待在家里坐吃山空。家里有两个大人八个孩子,共十口人要吃饭。而三年后,如果宁文瑞的腿还是没能养好,科举之路都断了。他又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加倍完蛋。

赵氏看头上没有婆婆压着,大伯也不在了,在宁家办完丧事之后,立刻暴露了本性,一夜之间刻薄了起来。她打算把宁真逸兄妹三人撵走,独吞家产。

在赵氏和原主争执的过程中,原主被赵氏推倒了,刚好磕到头,当场就死了。赵氏看原主摔倒后没爬起来,颇为心虚,假装无事先逃走了,并没有发现原主已经死亡。赵氏回去以后,越想越怀疑原主是假装晕倒,于是没过多久又再次试图闹事,刚好赶上宁映雪穿过来。

封建王朝,父母双亡,婶婶刻薄又贪心,而唯一的叔叔,在原主的记忆里是个性格绵软、娇里娇气、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不过,宁映雪根据自己在二十一世纪锻炼出来的鉴表技术来看,原主记忆里的二叔形象恐怕是装出来的,他实际上应该是一个自私自利、贪婪恶毒的小人。

宁映雪从原主记忆里把这些事理出来以后觉得一阵头大。她要只有一个人还好点,可她下面还有一个六岁的妹妹宁真琦和刚刚三岁,路都走不稳的弟弟宁真泽。

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多半没什么节操,互相开玩笑的时候认爹、认娘、认老公,毫无压力。帮舍友带个饭都能喜当爹,更不要说什么马爸爸王老公之类。

不过就是变个性、当个哥而已,宁映雪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但是用了人家的身体,总要把人家的责任背起来,至少弟弟和妹妹是要好好抚养长大的。

现在事情已经是这样了,消极躲避不是她的风格。

关键是,在她意识到自己穿越成古代男孩的时候,内心就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穿越一场,如果不干一番大事,岂不是白瞎了穿越的名额?至于眼前这点破事,它甚至不能算是困境,充其量只能算大佬成长路上的小小绊脚石,踢开就行,不值当她为此费多少心思。

不过话又说回来,她也不是什么宽容大度之人。赵氏闹了半天,便宜二叔都在装死,她以后收拾二房一家也不用手软了。

宁家的宅子就这么点大,以赵氏刚才的音量,全家怕是只有聋子才听不见吧。断腿二叔出不了门,肯定在家,听见了却不出来制止,那多半是打量着大房全是小孩子好欺负,打算让赵氏先闹一波。

闹出事情最好,大房只有原主宁真逸勉强算半个大人,若是出事,底下两个小的还不是由着二房搓圆捏扁?若是赵氏闹事没成功,那他就可以假装慈爱地出来调停,既可以骗一波感情,又维护了自己的名声,怎么都不是他亏。

算盘打得很好,可惜他遇到了宁映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