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注释 (第2/2页)
所以汉唐以来,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将领的标志
7,霍嫖姚,即霍去病。西汉名将(前140—前117),军事家。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善骑射,曾为骠姚校尉、骠骑将军。后多以“骠姚”指霍去病。
8,萧宝卷,(483年-501年),字智藏,南朝齐第六位皇帝(498—501年在位),齐明帝萧鸾次子。
永元三年(501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于襄阳,领兵攻破建康。萧宝卷为宦官所杀,时年十九岁,被贬为东昏侯,谥号为炀。
9,萧宝融,齐和帝(488年—502年),字智昭,齐明帝萧鸾第八子,东昏侯萧宝卷同母弟。
中兴元年(501年),萧衍发兵攻打萧宝卷,并立萧宝融为帝。
不久萧宝融便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朝齐至此灭亡。萧衍即位后,封萧宝融为巴陵王,在姑孰建立宫室供其居住。不久,萧衍派人杀害萧宝融,时年十五岁,追尊齐和帝,葬于恭安陵。
10,萧宏(473~526年),字宣达,南兰陵兰陵(今江苏CZ市)人。南朝梁宗室大臣,梁文帝萧顺之第六子,梁武帝萧衍之弟。
官至太尉、骠骑大将军。
11,“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北宋伐南唐,南唐后主李煜请求北宋休战时,赵匡胤说了一句话,“不须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12,一苇渡江。
传说达摩奉梁武帝诏,进金陵论禅。但达摩所修大乘佛教与梁武帝所习小乘佛法不同。二人各持己见,是以达摩连夜由幕府山渡江北上。武帝追至幕府山,山道突然变窄,骡马不能行。是以后来将幕府山其峰命名“夹骡峰”。
江北**的长芦镇有长芦寺遗址,长芦禅寺内的一苇堂,就是为纪念达摩渡江后参拜长芦寺而建的。传达摩“一苇渡江”后,在江北长芦寺停留。
13,萧宏。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六。
己丑,夜,洛口暴风雨,军中惊,临川王宏与数骑逃去。将士求宏不得,皆散归,弃甲投戈,填满水陆,捐弃病者及羸老,死者近五万人。宏乘小船济江,夜至白石垒,叩城门求入。
14,和尚吃素。
梁武帝之前,修小乘佛法者,可食“三净肉”,而修大乘佛法者,完全吃素。
和尚都吃素,是由梁武帝时期定制开始。
“三净肉”是一个佛教术语,指信徒没有看见、听说或怀疑为了自己而杀死的动物之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