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季汉楚歌 > 第235章 邺城刚破,曹操就迫不及待的想玩鸿门宴了

第235章 邺城刚破,曹操就迫不及待的想玩鸿门宴了 (第2/2页)

该来的始终会来。

先前不提,是战事未结束。

如今战事结束,也是时候坦诚了。

周瑜语气复杂:“楚公,你可以不践行诺言的。”

刘标面不改色:“只要我不说,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回答你心中的疑问。”

“可我要用你,就不能疑你,也不能让你疑我。唯有坦诚相待,才不会让彼此猜忌。”

周瑜沉默。

良久。

周瑜徐徐开口:“张闿,真是你派的刺客?”

刘标点头:“是。”

周瑜再次沉默。

片刻后。

周瑜起身,将酒水一饮而尽,转身就走。

刘标出声问道:“你不问我原因?”

周瑜止步叹气:“彼时立场不同,若能用刺客杀楚公,我和伯符也会派刺客刺杀楚公的。”

“我问,也只是想听到楚公亲口承认。”

“如今听到了,自然就没有什么可以再问的了。”

刘标端起酒樽,轻轻摇了摇:“那公瑾兄今后,是准备归隐山林,还是助我征战天下?”

周瑜回头,凝视刘标的眼神:“我想留在青州,你可敢让我执掌青州的军权?”

刘标将酒水一饮而尽,起身笑道:“不仅仅是军权,还有政权!从现在起,你就是青州牧。”

周瑜瞳孔紧缩:“你就不怕我在执掌了青州军政后,对你不利?”

刘标指了指周瑜的佩剑:“你有更直接更简单的方式杀我,又何必舍简而求繁?”

“我接下里的精力会用于对付曹操,逃去渤海的袁尚就由公瑾兄来对付了。”

“若公瑾兄能击败袁尚,待我得了天下,我会追封孙伯符为桓侯,由其子孙绍继承侯位。”

古谥法中: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动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

孙策对楚国是没战功的。

桓侯又必须是开疆拓土、威震敌国之人。

刘标这潜意思就是在向周瑜许诺:只要周瑜击败袁尚,这功劳就能记在孙策身上,让孙策的子孙后世都能享受余荫。

同时。

这也是刘标为了让周瑜安心的折中之法。

孙策是刘标派刺客杀的,周瑜若为刘标征战就是对孙策的不义。

若征战的目的,是为了让孙策子孙后世能享受余荫,这同样是对孙策的义。

周瑜转身,向刘标作揖长拜:“楚公器量弘雅,我今日服了。”

待得周瑜离开。

庞统又自帐外而入。

方才刘标和周瑜的谈话,庞统全都听到了。

“孟临,你真要将青州让周瑜来执掌?你应该明白,这其中的风险。”庞统淡淡开口。

刘标轻笑:“我初得青州,本就缺一个能文能武且家世名望都不低的大才来执掌青州。”

“纵观整个楚国,没有人比公瑾兄更合适了。”

“公瑾兄带来的孙策旧部想要再立功劳,也会留在青州助周瑜。”

“有公瑾兄在青州,我就可以全心对付曹操了。”

“我相信公瑾兄,不会负我!”

庞统微微点头:“既然孟临决定了,那我也不再多劝。”

刘标笑道:“士元兄,你其实可以多劝的,没准你多劝几句,我就改变主意了。”

庞统嘴角一勾:“没必要。即便周瑜真的反叛了孟临,我也能将其生擒。无根之萍,一战可定。”

庞统的意思很简单:周瑜不是人主且身后又无主,势力在大,也只是一战之敌。

没有几个大族会单纯的去拥护一个军头。

尤其是面对楚国这样的庞然大物时,更不可能。

城内。

曹操等了许久不见刘标入城,遂又遣人出城再请。

只是这结果让曹操大吃一惊。

“刘标竟然撤兵了?”

“他对邺城的物资是一点念想都没有吗?”

破了邺城。

这邺城的物资正常而言是要分配的。

曹操也是想趁着这个机会摆个鸿门宴,在席间诱杀刘标。

如今袁绍都死了,除了刘标再无人是曹操的敌手。

虽然杀了刘标会引起刘备和吕布的复仇,但曹操认为这是值得的。

没了刘标。

刘备和吕布都不具备掌控青徐荆扬的能力!

没了刘标。

以刘标为核心聚拢的文武将吏,也会失去主心骨。

再加上:不论是刘标的儿子还是刘备的次子,都太小了!

在席间杀了刘标,必然是利大于弊的!

曹操甚至都有了刘标也想在席间反杀的准备,在城中部署了大量的伏兵。

结果:

刘标直接走了!

就这么轻轻的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刘标可曾留下什么?”曹操不甘心的问道。

使者摇头:“除了些破烂的旌旗,未曾发现信件等物。”

听到使者的回答,曹操心中更是郁闷。

郭嘉让使者退下,轻叹道:“明公,刘标不是孙策,一向不喜欢犯险。想杀刘标,得用非常之法。”

曹操问道:“奉孝可有良策?”

郭嘉凝声道:“以刘标如今的功劳,足可封王!可假借封王的理由,让其交出兵马,回许都接受封赏。”

曹操蹙眉:“刘标又岂会同意?”

郭嘉道:“刘标若不同意,就是有叛逆之心,明公可假借天子名义,再传檄各郡有识之士讨伐刘标。”

“刘标虽然占了青徐扬荆,但真正能完全掌控的只有徐州。”

“其余三州,未必会服刘标。”

“只要有一郡叛乱,刘标都得分心平叛。”

“即便刘标能稳住四州,明公也能看清这天下有多少人还在心向天子。”

“若得机会,明公亦可称王!”

“以王之身,讨天下不服,亦可成高祖伟业。”

曹操听得心动。

如今已经是韩公,想更近一步得看时机。

毕竟。

曹操不姓刘!

在称王上,曹操比刘标更难。

可若这天下人没几个心向天子了,那称王的阻碍也就不会太大了。

心向汉室和心向天子,是不同的。

“这次,就放过刘标小儿。”

“来日,孤必将其生擒!”

曹操放了句狠话,遂让人撤掉伏兵和酒宴,派人去打探并州的情报且给并州的钟繇送信。

既然袁绍死了、邺城也破了,并州自然也得拿下。

至于逃往渤海的袁尚,曹操暂时没去理会。

不过是在苟延残喘罢了!

......

建安九年,十月。

刘标引兵返回彭城,正好赶上秋收。

今年的彭城,又是个五谷丰登的丰收年。

不止士民百姓欢喜,归来的将士也是欢喜。

丰收就意味着有粮。

有粮就不会饿肚子。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能吃饱饭才是第一重要的。

犒赏三军后。

刘标又根据阵亡名单,慰问了阵亡将士的家眷,将阵亡将士的家眷一一安顿。

这一忙碌,就到了年底。

到了年底最后一天,刘标才觅得闲暇返回家中。

长子刘乾已经快五岁了。

次子刘坤也快三岁了。

一大一小还拖着个刚满两岁的小吕方。

虽然吕方是刘乾和刘坤的舅舅,但现在的吕方还只是刘乾和刘坤的跟屁虫,还是个屁颠屁颠呀呀呀的年龄。

刘标将手头的杂务都交给了文武将吏,在楚公府中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

在此期间。

曹操和刘标联手击败袁绍的消息,也在荆州和扬州大肆的传播。

有人欢喜有人忧。

会稽郡某处小宅,陈宫的心头颇不是滋味。

能对抗曹操的势力,如今只剩刘标了。

可陈宫,又不愿意再去投刘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