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我觉得1万点格局都太小了! (第2/2页)
就是一波行情让自己站起来,然后后边大跌的那一下躲过去,那个大跌躲过去是要克服人性的。”
“四爷,具体有什么方法吗?”
刘同学问道,旁边的老关也看着他。
“我总结了一下,确实也有很多方法,比如说,历史估值百分比啊!
股权溢价指数啊!
这种都可以,然后是那波反弹行情,抓住它两下一抓,这一波行情5倍应该是有的。
因为这个相对于散户来讲并不难。
至于到后边,那你无非就是七八年重复一次,七八年重复一次就行了,你可能第二次的时候,你胆子更大了!
你看的更清楚了,你出手更重了。
还有确立一条,一定是长期做多!”
“啊,为什么?”刘同学好奇的问道。
叶回舟一边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慢慢的讲道:
“就我这做股票一年中,得出来的结论。
长期做空呢,本身是不安全的,因为长期看指数一定是涨的。
第二个呢!
做空本身是恐惧情绪的释放,它释放的快,那你就得收获的勤。”
“那网上说大v说,华尔街的有名的大佬们大部分都是做空的,你像索罗斯等等啊!”
刘同学问道。
“世界上又有几个像索罗斯这种人,他们做空都是跟国策联系到一起了。
所以我们散户,你说长期做空能够赚到好多钱,很可能是你,比如说你空了三年,前两年半都在亏。
然后半年把两年半亏的钱全部赚回来,还有还有富裕。
这个是有可能的。
操盘手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强,对自己要求很高了!
他赚钱是应该的。
但是他就跟索罗茨一样,一般的散户学他,估计亏的鸡毛鸭血了!
我估计新入场的,就是你的切入点要好,你可能进去就得有利润,否则你拿不住。
还有,就是在这个过程中。
一般的人,看到连续不断的起起伏伏的行情,心情紧张的像屁一样。
肯定会不断的去让你怀疑自己,让你很痛苦。
我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啊!
大学里的老师认识一个商品期货里面的超级大佬。
他分析行情很有自己的独特性,而且做的时间周期特别长。
当时白糖是7100,他说白糖这个位置就是就是阶段性顶部,然后我们那时候大二,开个户。
就跟着都空进去了!
然后一路白糖,一直在折磨人,到最后白糖跌到多少呢?
我的记忆中跌到四字头,每个合约换月还有升水,大佬赚的盆满钵满的。
但是我们班的四十几个人几乎没人拿得住!”
“为什么?”刘同学问到道。
“因为在前面反复磨蹭中,主力消耗掉了你的所有耐心了!
就像这一次,但又朝2700去了,很多人包括一些海外基金,加上杠杆,要赌他破2600,鸡蛋破了,估计还有500个点。
结果村子里面来了这么一手,一过3000就是轧空了。
海外的那些基金操盘手,他们的工资是跟业绩挂钩的,所以忍痛割肉反手做多。
快手的,但没有亏钱还大赚了。
我又讲到那个期货大佬,因为这是他的风格,他在这个市场里边就是这样在长期赚钱,所以他能够忍耐这些。
大多数人可能忍耐不了!
但是做多呢,就不一样,因为做空亏可能是没有底的,做多亏是有底线的。
比如,某一只股票现在10块钱10倍的市盈率。
我认为他很便宜了,那我愿意去买。
如果它的基本面没有太大变化的话,市场给他估值顶多给到5倍了,那也就是说你最多亏一半儿了。
你自己在做的之前你心里就已经有数了!
指数Etf更是如此。
现在指数平均市盈率,大概中证500,历史估值百分比10%都不到。
那这种位置你觉得它能往哪儿跌。
“上证我认为去2440肯定不可能!”老关说道。
“嗯,关老师说的对,这次拉升,再回到2863,我觉得概率也很低的,那下边可能3000点这种位置。
那你愿意买个指数,因为在你的思维里,你知道下边没什么空间。
估计老刘你心里是这么想。
你知道自己绝对的亏损是很小,但你做空了,你可没这个把握。
你觉得指数涨到4000点,那他可能最后两个月给你冲到。
然后,在一次目标5000点的直接把你拉爆了!”
老关笑着点点头解释道:“赞同你讲的。
一旦行情来了的情况下,指数往上不讲理!”
叶回舟一边吃的咸菜,一边喝的啤酒:
“往上不讲理,跟往下不讲理就不太一样,因为向下的不讲理,你基本上大致知道极限在哪!
往上的不讲理你是不知道的,就这是很恐惧的事情了!
而且,大行情来的时候,有时过于兴奋,绝大多数人会高估自己短期的承受力。
很多人加了杠杆儿,但没有一个能够真正像7号大佬一样承受压力的。
一般的人,高估自己短期的承受力,倒是会低估自己长期的承受力,哈哈哈哈。”
…………
多说一句:群友们,当我们每个人怀着希望与梦想来到这个交易市场中。
最后却发现。
伴随自己的,往往却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无辜。
感觉市场行情好像永远跟自己在作对的无奈。
这里面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没有人可以诉说。
真的是谁做谁知道,不做的人是无法体会到那是多么痛苦的滋味。
这种无奈与无助的痛苦,更是对前途的一种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会亏到什么时候。
以后的交易之路到底要怎么走,自己该不该坚持下去?
感觉很忙了,很茫然的。
借鉴我的第一个直属上级,当年说过的一句话。
“任何人,任何时候想放弃交易都是明智的选择。”
现在看看股票市场上,最不缺的就是悲催的打工人,虽然苦熬了很多年,可实际上却熬成老韭菜。
真正能赚到钱的,可以说是很少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