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三界大天师 > 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间日月照山河(人间终章)

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间日月照山河(人间终章) (第2/2页)

try{ggauto();} catch(ex){}

确立赏罚体系,令为朝廷效力的修行人也能积累功德,死后能入人间城隍麾下,或者阴司地府担任神职。

自此那些修成些神通,又自感长生无望的能人异士纷纷出世,不必再像之前一样被人视为异端。

老百姓的包容心总是像大海一样广阔,七八年后,人间大有“神通显圣”的迹象。

以甲马符日行千里往来送信,有身负神力者开山修路等种种异事都成了常态。

关圣所立丹天伏魔院也深入百姓之心,大小城池、村墎、甚至是边陲之地都有关帝庙。

普通百姓都形成了共识,若有妖魔作乱,或是修行人欺压良善,无论是去城隍庙还是去关帝庙告状,都是一告一个准。

又过了几年,张牧之见无论是朝廷百官还是人间百姓都对“神通道法”接受的差不多了,就令那些大小洞天世界悄然打开了些缝隙。

洞天世界中那积攒了几千年的天地灵气慢慢反哺人间,于是人间修行之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虽说人间水汽轮转自有定数,但修行人多了,那风雨气象就再难以形成大的灾害了。

有了修行人辅佐,京城对各地的统辖更加便捷,政令一日便能通达天下。

朝廷征调了千百名修有肉身大力、五行法术的修士,开山架桥,铺设道路,兴修堤坝、沟渠等水利工事。

再加上船队从西洋带回了许多良种,朝廷大力倡导之下,百姓争先耕种,产出果然颇丰。

渐渐地,这天下之人就不再为吃不上饭而发愁了,大明国力愈发昌盛。

下西洋也成了常例,人间百姓都知晓大明之外还有世界。

连普通百姓也视海外为致富的机会,保命出海者络绎不绝。

时日久了,朝廷放开了禁制,那富商也开始造船出海,带仆人、力夫去开垦海外富饶之地。

但更多人还是愿意跟随朝廷的宝船出海,因为那官方宝船上配有火炮,还有许多修道之人保驾护航,碰到什么海贼强盗、海妖精怪都能应付。

有那四野八荒之名也跟着宝船来大明朝贡,三千诸佛几年传教,那些西方番僧都将中原视为天朝上国,佛门圣地。

中原雪窦山,珞珈山,普陀山等佛教名山,甚至是悟空和尚主持的大报恩寺都成了享誉中外的佛门圣地。

人间大定,朱祁钰被朝野尊为圣君,而内阁首辅于谦的贤名也是广为流传。

至景泰三十一年,燕京城大真人府门前来了七个气质古怪的精怪。

青璃将七人领进府中,张牧之只看了七人一眼便摇头失笑:“原来是勾陈大帝定下的几位辅神,你们这些年在藏在何处了?”

七人中有个身体胖大的壮汉上来见礼:“我们几个本在麓川思任发麾下效力,得知天师对我等杀意甚大,故而一直不敢现身。”

“难怪当年代宗在位时,倾举国之力,劳动大军数十万,耗费钱粮无数也不能平定麓川,果然是勾陈大帝在背后操弄兵戈之事。”

张牧之笑着把玩手中的金光如意:“那你们几个现在怎么肯出来了?不怕我出手杀你们吗?”

七人都目光谨慎地看了那如意一眼,然后一起躬身再拜。

依旧是那胖大汉开口:“麓川虽是一偶之地,但有我们几个相助,也能拖垮大明的国力。”

“但新皇帝得了天师指点,甘愿忍受屈辱,同思任发定下盟约,令那战事止歇,我等也就无可奈何了。”

“这几十年来,大明国力日盛,人间修士也越来越多,咱们十二辅神归位后也难以再操弄气候为害了,想必天师不会再杀我们。”

“而且当年我们得赐辅神玉牌时,勾陈大帝麾下的仙官说了,什么时候这人间末法劫难有了定论,咱们才可出世,令那十二辅神归位。”

张牧之心中明悟天机,也知晓了勾陈大帝的打算。

勾陈大帝和六御大帝中的其他几位一样,真身都在混沌之中抵御那些想要灭世的混沌魔神。

只是同紫微大帝愿意扶持主劫之人不同,那勾陈还存了势不可挽回时,便重开天地的念头。

当年李善长倒卖阴阳,以及后来的麓川之战,背后都有勾陈大帝的手段在操控。

不过勾陈大帝“加速末法”的想法也不是十分坚定,所以才能容忍张牧之在人间折腾。

这胖大汉口中所说“人间末法劫难有了定论”,其中土木堡之变就算是“定论”的一种。

若任由朱祁镇御驾亲征,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国力都被打残了,国运自此开始走下坡路,任凭张牧之有多大的法力都不能挽回。

那时候这几位辅神便会出世,操弄节气,掀起气候再难,加速末法降临。

当然,现在张牧之成功挽过了人道气数,大明国运日盛,眼看着这末法劫难算是过了。

这七位勾陈大帝定下的辅神才敢出来,他们到张牧之面前,便等若是表达了勾陈大帝的态度。

日后勾陈大帝不会在理会人间之事,任由张牧之主导三界鼎革。

张牧之点了点头,抬手将那“亥猪”玉牌丢给胖大汉:“这是我手中最后一枚玉牌,你拿去吧。”

七个精怪都是躬身道谢。

张牧之又吩咐道:“十二辅神之中,我门下占了五位,勾陈大帝麾下占了七位。”

“尔等归位之后,不可作孽行灾,当主导气候时节,辅助人道朝廷,生养亿万黎民百姓。”

“我已重订正一盟威之约,你们若犯了规矩,莫要怪龙虎山后人不讲情面,行那屠神之事。”

七个精怪都噤若寒蝉,连连保证“不敢触犯天条”,而后一起退出大真人府。

又过了半月,东岳天齐大帝将炳灵公召回泰山,把自家法力尽数加持在炳灵公身上,只保留一点不灭神识转世投胎去了。

正是成就先天境界无望,弃了神道,准备来世转修仙道,像他那兄长东华帝君一样以仙道成就先天境界。

景泰三十二年,张牧之、杨戬、长明仙子、悟空和尚、张懋丞、青羊道人、长青子、燕赤霞等一起飞升上界。

从来天仙难得,自老君传法,张道陵立教以来,从未有过这么多天仙一起飞升。

左梦鱼,玉罗刹这两位弟子,以及赵强所领五百名神火军亦跟着张牧之往上界去了。

张元吉返回龙虎山,继任第四十七代天师之位。

胡馨儿、黄二郎作为张牧之的弟子,留在下界辅佐新任天师协理道教诸事。

景泰三十三年,景泰帝焚表昊天上帝,敕封张牧之为“九霄雷祖大帝”。

并上奏后土皇地祇,请求开放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让那些被封印起来的灵山宝地再现人间。

浩渺太空之中传来一个宏大的声音:“准奏!”

“轰隆隆隆!”人间各处响起地动山摇之声,大明又多了诸多仙山福地和数万里的疆域

那些仙山中的地仙和阳神真人都带着弟子走出门派,先是上表朝廷,表态服从人皇天子管辖,而后一起往龙虎山朝贺。

上任天师已经正位神霄玉清真王,又号九霄雷祖大帝。

他定下的盟约看似比当年祖天师所立条例要宽宏许多,准许修行人在人间显圣。

但这些地仙都见识过张牧之的手段,哪个敢以身试法?

故而张元吉虽仅有阳神真人的法力,但仍受到人间诸神和修仙之人的共尊,天师之名无可撼动。

随着洞天世界开启,滚滚天地灵气在人间散开,各种祥光瑞霭照耀天地。

所有修行之人都知晓,修仙盛世来了。

“你还有二十年时间,可寻个妥善的方式定下章程,避免自家子孙称为误国昏君!”

这一日景泰帝下朝回归寝宫,耳边突然听到了张牧之的声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