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泽蛙种苗,叶老板早有准备了 (第2/2页)
说人家傻病都还没好利索,拿着钱往河里扔。
那么好的河湾,不给整理成农田中药材,搞个什么生态鱼?眼睛长在尾巴上的小鱼儿,能卖几个钱?
直到此时,他们才看明白,叶老板搞出来的七八个河湾,好几十亩呢,这收益还不得吓死人。
可转眼又听说泽蛙种苗不要钱,白给大王庄村民养殖,独家回收成品蛙。
这又是玩的哪一出呢?
到时候还得卖蛙赚钱?
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呀?
这次趁卖种苗的机会,狠宰他几把,这河道治理的本儿,不就回来了?
这就是格局。
游离于格局之外的人,永远就只能谋得一点儿蝇头小利,而把控格局之人,才是最大的赢家。
叶无极看中的是成品泽蛙,还有那无“添加”稻子。
而大王庄村民呢,看中的是每亩地暴增的收入。
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大王庄村民们大赚了。
而叶无极呢?毫无疑问,更是大赚了一笔。
泽蛙能卖出高价,那是人家有良好的销售渠道。
而收起来的稻谷,将会以另一种身份,出现在高端粮食市场中。
虽然看起来,这其中有资本的力量,但是更多的是认知的效益。
叶樱子还担心主人不答应,悄悄的给他传音了。
【主人,高新农业那里,可以引进此类水产品吗?】
【可以呀!樱子,我刚才不是答应了周工么?技术上就让他主导吧。】
【好!主人,要不樱子再弄1000亩的实验基地出来,您看如何?】
【不用,物以稀为贵,多了反而成了臭狗屎了。】
他可不想自己跟自己竞争。
帮一下大王庄,纯粹是想做给人看,只要动脑筋因地制宜,想待副一个村,或者是一个镇,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
好在大雷兄悟性还行,这几天一直都在关注此事。
搞起来一个产业,实惠的可不仅仅是这个产业的从业人员。
息息相关的物流、包装、用工,一系列的总工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就业率上去了,不是皆大欢喜么?
都赚到了钱,服务行业也不就跟着红火了,整个经济不就理所当然的好了。
说穿了就是这么个道理。
可有些大老爷们可不这么认为。
不知道他们是看不见还是想不明白。
日日坐在空调房里,在纸上干着事业,谋着成绩。
不是瞎搞么?
到了时候,该总结报告时,一看忙活了一年毫无起色。
怎么办呢?
眼睛一闭,吹!
使劲儿的吹!
直到把小母牛吹上了高压线!
牛逼带闪电。
……
周工很有把握的说了,稻田养殖的话,目标预测要超过千斤。
聪明的大雷兄,让那个小组,紧跟着周工。
大王庄的稻田养殖泽蛙,只许成功不许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