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短篇小说集合1 > 第51章 治耳鸣

第51章 治耳鸣 (第2/2页)

- 玫瑰花3g(疏肝):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脾经。它含有挥发油、香豆素等成分,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散瘀的功效。玫瑰花的香气能够舒缓情绪,调节肝脏的气血运行,与陈皮、炒山楂配伍使用,可增强理气活血化瘀的效果。

(二)做法详解

将陈皮、炒山楂和玫瑰花一同放入茶壶中,用开水冲泡。浸泡5 - 10分钟后即可饮用。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三)适用人群及功效

这款“陈皮山楂茶”适合生气后耳闷、胸胁胀满的人饮用。生气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气血运行,形成血瘀。此时饮用此茶,能够理气疏肝、活血化瘀,使气血通畅,缓解耳闷和胸胁胀满的症状。

【针灸“耳周3宝穴”,通窍最快】

除了食疗方法外,针灸也是改善耳部问题的有效手段。以下介绍必扎的3个主穴和按证型配穴的方法。

(一)必扎3个主穴(建议找专业医师操作)

1. 听宫穴

- 位置:位于耳屏前,张口时的凹陷处。

- 针刺方法:直刺0.5 - 1寸。当针刺到一定深度时,会感觉到酸麻感传至耳内。这种酸麻感是得气的表现,说明针刺已经刺激到了穴位,激活了听觉神经。通过刺激听宫穴,可以调节耳部的气血运行,改善听力。

2. 听会穴

- 位置:在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

- 针刺方法:直刺0.5寸。此穴对于治疗耳闷、耳聋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针刺听会穴能够疏通耳部的经络气血,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耳部的堵塞感和听力下降问题。

3. 翳风穴

- 位置:位于耳垂后方凹陷处。

- 针刺方法:直刺1 - 1.5寸。针刺时针感会向耳内放射,这是因为翳风穴与耳部的经络联系密切。通过针刺翳风穴,能够打通耳后经络的“堵点”,使气血畅通无阻,从而改善耳部的不适症状。

(二)按证型配穴

- 阴虚:加太溪穴(内踝后跟腱中点,补法,滋肾阴)。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对于阴虚型的耳部问题,针刺太溪穴可以起到滋肾阴、补肾气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善肾脏的阴虚状况,从而缓解耳鸣等症状。

- 脾虚:加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补法,强脾胃)、脾俞穴(背部第11胸椎旁开1.5寸,艾灸)。足三里是人体的保健要穴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功效。针刺足三里并采用补法,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补充气血。脾俞穴是脾经的背俞穴,艾灸脾俞穴能够温阳健脾,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对于脾虚引起的耳聋等症状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 血瘀:加太冲穴(脚背第一、二跖骨间,泻法,疏肝活血)。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血瘀型的耳部问题,针刺太冲穴并采用泻法,可以疏泄肝气,活血化瘀,使气血运行通畅,从而缓解耳闷等症状。

通过合理的食疗和正确的针灸方法相结合,我们可以有效地呵护耳朵健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