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三纲五常,我呸,实乃虚伪至极,无耻之尤。 (第2/2页)
颜面一脸怒意地只盯着赢建。
“君为臣纲,意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知在下这样理解对不对。”
颜面点了点头道:可以这样理解。
“理解没错就好。在下想问问颜面大师,上代儒家大师孔祥,在东夷国任史笔副官时,曾经因为擅自修改东夷王族谱,而被东夷王治罪,处判绞刑,他却花重金买通狱卒连夜逃跑。
按照儒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他干嘛要不惜万金逃跑而不选择被绞死来证道君为臣纲的说法?”
赢建此话一出无异于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还满脸愤怒表情的颜面不由的大惊失色。
“你。你,你是如何得知的?”
颜路不敢置信的问道。
赢建肯定不会说自己是在蓝星野史上看的,而是反问起了颜面道:你就说是不是吧?
孔祥花万金换一命的事,可以说是儒家一大秘事,如今被赢建随意说了出来,不由得怀疑儒家是不是出了内鬼。
可如今人家提出了质疑,若是不给个合理的说法,儒家以后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怕是要一落千丈。
“不错,确有其事,孔祥大师之所以不惜万金逃离东夷,实情却是东夷王昏庸无能,且残暴不仁,非明君也,孔祥大师原以为能辅国安民,奈何所托非人,此乃识时务者为俊杰也。
颜面的解释虽有些牵强,倒也勉强说的过去。
然而颜面却不知道赢建除了知晓这一秘闻之外,还又给他挖了一个大坑。
“哦,识时务者为俊杰为俊杰是吧!行。这可以理解。那鲁公篡位又待如何?”
鲁公篡位,说的是公元前四百年的故事,当年鲁国国公孔节乃是尚周周王姬平的臣子,深得姬平信任被封为鲁国公。
然而孔节却是野心勃勃,趁着姬平重病时,发动政变最后将姬平活活饿死,好在苍天有眼,在公元前三百七十六年,尚周公子姬秋趁孔节东游时,安排死士猎杀孔节,才从孔节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王位。
“按照颜面大师的说法,这谋朝篡位一事,有待怎讲?”
赢建再次提出质疑,更加让颜面脸上有些挂不住,毕竟谋朝篡位可是被历史所不耻,若是人人遵循这君为臣纲的说法,也不会发生这种丑事了。
“那时儒家思想还不成熟,世人不理解也算是情有可原,算不的什么?”
听见颜面狡辩,赢建冷哼一声道:情有可原是吧?那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呢?远的我们不说,就说你儒家上代儒家掌教孔垄,只因其子孔维违反士族不予百姓通婚的规矩,就逼着孔维自尽,最后孔维只能带着心爱女子远遁他国,这事儿不知颜面大师如何看待。
“这是掌教的私事,我等儒家子弟不便评说。”
颜面已经有些招架不住赢建的唇枪舌剑了,只能是儒家掌教私事为名来进行敷衍。
可对于颜面的敷衍,赢建却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对方,又说道。
“好,我们不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只说夫为妻纲。六国未被我大秦统一时,赵国国君赵也十六岁登位娶自己大十二岁的赵国夫人袁姬为妻,袁姬垂帘听政近十年,赵国大小事务无不求教于袁姬,按照颜面大师的说话,这袁姬大逆人伦之道,岂不是应该千刀万剐,为何在其死后,赵国文武百官无不悲伤,赵国百姓无不纷纷哀哭,更是被史官记载乃真丈夫也。
赢建一一举例让颜面根本不知道如何反驳,最后只能是浅浅说道:竖子目光短浅,不敬人伦,不晓大义,自己实难在与之争辩。
说完横横的甩了一下衣袖,愤愤的坐回了自己的席位,一个人生起了闷气。
而随着颜面的落败,一时间众人又再次讨论起了,到底是无为而治好,还是人治好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