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明末重生之门 > 第三百零七章:大举进攻

第三百零七章:大举进攻 (第2/2页)

时间缓缓流逝,外面下起了大雪,更显萧瑟。

张春的目的达到了,激起了李定国心中怨气。

只要加以引导,在往后的日子里,未必不能引到正途。

......

一个详实的作战计划,最终由军参院制定出来。

此次共计出兵三万人南下,最终拿下剩余的地方。

将剩余地方拿下之后,这三万人并不会班师,将会囤兵在四川,准备攻略青藏高原。

这是孙杰的决定,是以后的国策。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也是不可分割之一部分。

因为地形和海拔原因,所以想要将这里拿下,要花费很大的功夫。

朝中有很多官员,不能理解孙杰的这个举措。

因为这个时代的青藏高原,几乎没有什么“价值”。

可耕种的土地实在有限,养活不了多少人,对中原王朝来说,就是一个累赘。

事实也确实如此。

雪区兴盛的青稞糍粑,最主要的原因是气压太低,沸腾的水根本无法将食物煮熟,只能通过这种非常俭朴的手段,来加工主食。

现在物产丰富,青稞糍粑里面加的奶,糖,盐等添加物。

这个时代的雪区根本没有这些东西,自然不会有多好吃,仅仅果腹罢了。

远在唐朝时,青藏高原的气候非常宜人,风调雨顺,养活了不少人,从而缔造出了让大唐最为头疼的一个势力——吐蕃。

如今,这里几乎就是贫瘠的代名词,朝中的很多官员实在不知道孙杰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他们也只是不明白,但对孙杰的决定,还是无条件支持。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实在太优越了,拿下了青藏高原,就能向印度用兵。

加上海军的力量,控制整个印度不是什么问题。

印度是一个好地方。

孙杰对现代的三哥极为不齿,可依旧无法掩盖这个地方的重要性。

在现代,印度是控制印度洋的桥头堡,是控制东方大国发展势头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备受毛子和漂亮国拉拢。

如今的孙杰,实力强大到整个天下无敌,这个作用自然失效。

可这并不代表印度没有作用。

这个地方气候很好,盛产香料和粮食。

随随便便搞几个产粮区,种植出来的粮食,就能供应整个大秦。

更别说还盛产宝石黄金。

这个地方富裕的厉害,从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到英国东印度公司,一直到二战结束后,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殖民者掠夺了几百年,愣是没把这里的财富掏空。

孙杰手中的力量比英、荷强大,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风水宝地。

拿下印度,往西就可以遥控中东,往南就可以染指大洋洲。

这样一个风水宝地,不拿下就是罪过。

……

张献忠还沉浸在自己的皇帝梦中,新年的鞭炮声,让他无法自拔。

中华四年如期而至,长安城陷入了欢快的海洋。

每逢春节,都是长安百姓最快乐的时候。

穷苦的人最怕过年,富裕的人最喜欢过年。

如今的长安城中,随随便便干点营生就能把自己养活,盼望着过年的人不在少数。

过了年,三个整编军也出发了,由梁五统领。

先下湖广,然后一路南下,再向西,攻打云贵川,一路到达青藏高原下面。

东风还没有到来,北风依旧在呼啸,大雪还在飘洒。

梁五坐着卡车,进入了河南区域。

坐在车上的他,看着外面那飞逝而过的景色,一时之间有些恍惚。

他忽然想到了自己当初遇见孙杰的那个时候。

从那时起至今,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可那日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如果没有遇见孙杰的话,说不定此时的他早就死在了哪个不知名的犄角旮旯里,又怎么可能会成为如今手握重兵的将军呢?

即便他近几年也很少带兵作战了,但他的地位并没有因此而降低。

他知道这次孙杰让他领兵出征,带有一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想法。

他的心里也非常明白,在孙杰制定的制度框架当中,一两个武将的缺失,对大局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天下的兵马全部都通过军参院来调动,在军队出发之前就已经制定好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那么多有才能的人制定出来的作战计划,将武将的个人误差或者说是个人错误降到了最低。

加上电台的运用,前线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传回总部。

进一步避免作战计划的僵硬,从而让战争更加灵活。

梁五心里也明白,即便这次没有自己,依靠着强大的武力,随便拉上去一个人也能打胜仗。

他心里对孙杰的做法又多了很多感激。

汽车不断的往前,来到了河南南边的襄阳。

这里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被拿下,虽然士兵们在这里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进攻,但这里确实已经成为孙杰的领土。

三个整编军在这里进行了短暂的休整,然后兵分三路一路南下。

他的行营就安置在襄阳城中,如今有了电台,将军们倒也不用亲临前线指挥。

不管什么时候,指挥所永远都是重中之重。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根本没有任何人能够深入伏地前来偷袭。

可这规章制度不能随便违反,早在很久之前,孙杰就制定了战场上的规章制度。

作为孙杰最忠心的将领,他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的想法。

这三路整编军浩浩荡荡,如同天神之鞭一样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将所有触及到的地方全部收复。

然而,张献忠现在并不知道这一事情。

此时的他,还在温柔乡当中,享受着温暖。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消息终于还是传到了他的耳中。

这天,他在后宫当中呼呼大睡。

昨天晚上的征战让他精疲力尽,腰肌酸软,头脑发昏。

他要用白天的时间来恢复自己的体力。

昨天晚上临睡之前喝了一碗参汤,但身体又不是铁打的,在这么久的酒色之下,也渐渐被掏空。

一两杯人参汤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睡得正香之际,门外忽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

那是他的贴身太监,在门外焦急的大喊:“陛下,秦国公求见。”

张献忠极其不满的睁开眼睛,非常疲倦的从床上坐起。

他看着房门方向,问道:“有什么事情?这么火急火燎的?天塌不下来的,让他过来说话。”

说完之后,张献忠又半坐在床上。

将枕头放在自己的腰后,双手不停的揉捏着自己那酸软发疼的腰。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