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十二弟长大了 (第2/2页)
本来说的是今天正式将第一批完整的药物售卖出去,可杨凡还是担心会有人出幺蛾子,便让他对外宣称草药不够,继续采购,实则将第一批成品一分为二,借买药的名声将所有一半成品送去单于都护府。
去年,也就是贞观四年,李靖俘颉利可汗,灭亡东突厥,在河东道胜州以北设立单于都护府。
都护府刚刚建立,军中的金疮药等等虽然有朝廷每年拨下银两药物,可比起消耗是远远不够的。
大唐男儿郎尚武,又是在军中,好儿郎哪个不是身上带伤的。
正是瞅准了这一点,杨凡让卢澄就算是磕破了脑袋也要去谈个生意,卢澄也不负他望,差人送去几百片金叶子,又打包票以后每年供给千柄钢刀,这才将其他的几大家族给挤下去。
“不用舍不得,军中消耗众多,可不单单是你这一点儿草药的甜头。”
刚谈好的时候,卢澄总认为一年千柄钢刀,算上路上消耗,估摸着要赔进去几万贯钱,杨凡劝了好几个时辰才算是让他点头应下。
“再有一趟去拿不回钱来,我的钱就全没了……”
“都护府会没钱?等着人家送来!”
虽说杨凡相信都护府有的是钱,可是给不给,那就另说了……现在草草的选了一笔账,都护府应该送来一万七千八百匹绢,换算成金叶子,怎么着也有个万把片,再加上杂七杂八的。
金银不好使,绢布才好使。
等待的时光无疑是最难熬的,不同的是卢澄等都护府给钱,杨凡等药安全送达的消息。
……
上书房位于平生小院最中央。
进院便能瞧见‘上书房’,院中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丈有余的山石狰狞廷荣,气势雄伟,院测常青树与迎春花青黄交映,格外动人。
正中便是上书房,巍然而立,五檐攒尖顶,斗拱交错,黄瓦盖顶,一十二根石柱威严耸立,石柱上雕龙画凤,楼前石阶刻着双龙戏珠,盘绕升腾,腾云驾雾,两侧飞楼插空,雕甍绣槛。
这是藏书阁,收藏各类古书古籍,也是卢家最为得意的一处古楼,建成已有百年,三日一检,五日一修。
楼高五丈,登顶便可俯视卢家。
老太公常说‘学如孙敬,悬梁刺股’,所以平时基本都在楼中。
进入上书房,楼外极尽奢华,楼内却简约朴素,除了取书云梯四周全是书柜,藏书无数,屋中央坐着一名干瘦老者,此时正翻看着一本兵书。
卢思易站在门口静候,不敢出声打扰了老太公。
“卢毅要走了?”
半晌,老太公合上书,语气平淡。
卢思易拱手行礼,惋惜道:“大郎,志不在此。”
“不再也好,小孙儿最近这么折腾,怎么不见卢文做些什么。”
“孩儿就怕四郎做出逾越规矩的事。”
卢思易仿佛是求饶,壮着胆子上前一步,沉声道:“父亲,十二郎生性憨厚……”
“你知道他憨厚?”
老太公反问一句,卢思易立马怔住,不敢继续说下去。
卢澄平时憨厚老实,这一趟出门历经磨难,遇上几波土匪全都靠着一张嘴和脑子活了下来,真若是憨厚老实,恐怕早已身首异处。
更何况卢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杨凡尚未有求于他,他默不作声,杨凡张口一说,他立马展露身份。
“父亲,十二郎……他,孩儿只想让他平安一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回去吧,小孙儿比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