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朕,秦清寒,要为自家好姐妹把把关 (第2/2页)
“江南与浙北一带,广陵纸的分店售卖极好,多有取竹木简以代之的趋势。
但大多富贵之家,依旧以广陵纸的低廉价格为由,暗地里宣传绢帛,打压市场中的广陵纸份额。
下属地区的许多士绅、乡绅,私下里怀念世家门阀存在时的威势。
钱塘司马曹桂林更是在临安大举宴会,言语间颇有对广陵县主的诋毁...”
类似于这种的情报奏折,秦清寒在这段时日里看到过很多。
世家门阀们虽然在那场大谋划中以广陵纸为导火索被覆灭掉绝大多数的势力。
可她们在这些年来对帝国中的影响,终究是极大的存在。
许多从中受益的乡绅、士绅,在世家门阀覆灭后失去了一部分的财源与威权,便会对朝廷怀恨在心。
像是当今陛下昏庸、朝廷众臣尽是奸佞一类的话语,她们是没胆子说的。
但换一种方式,用诋毁广陵纸的创始者来变相向朝廷抗议的胆子还是有的。
所以,大秦帝国的改革之路,实际上还显得很是漫长。
听着这些情报奏折,秦清寒的心情变差了很多。
她很恼火那些目光短浅、只顾自己利益的大地主们诋毁顾长歌。
只是,朝廷统治地方,需要的正是世家门阀与地方豪绅。
其次,才是朝廷派下去的官员。
故而帝国刚刚缺失了地方大势力的世家门阀,再去折腾各方本地的士绅、乡绅,显然不是一个多么好的决定。
可杀几只鸡,儆一下猴,想来还是有必要的。
毕竟她们用什么方式抗议朝廷不好,非得去诋毁顾长歌。
这是那些地方豪强们能借住的‘刀’吗?
她们也配?
秦清寒在心中冷笑一声,旋即抬手朝着正在念诵情报奏折的宫中女官挥了挥手,示意她暂且略过这些地方上的奏折。
宫中女官见状赶忙又让旁边的宫人们取来一叠广陵纸。
这些纸上所写的,便是杂七杂八的琐事了。
她们这些身边人都知道,每当陛下心情不太好的时候,最好还是念一些有趣的事情。
尽管陛下也不会因为这些趣闻发笑。
但好歹能够让陛下放松一下心绪,以备接下来的政务处理。
“昨日辰时,京城七才女之一的王粲去世,据闻她生前特别喜欢驴叫。
于是,王小姐去世后,她的好友便在葬礼上组织众人一起学驴叫,送她一程。”
这条趣闻确实有意思,听得秦清寒紧皱的眉头不由舒展。
“同日晡时,西凉大公派人送来的字画到了,说是把这些极品瑰宝送给陛下,以供陛下闲时鉴赏。”
听到这一条,秦清寒倒是不由微微挑眉。
在大秦帝国之中,开国大公是一种略高于公爵的爵位。
通常,仅有功勋卓著的皇室远亲成员,才会在没资格封王的基础上,被封为比国公还要尊贵的大公。
西凉大公,便是六世之前的大秦女帝表亲。
不过,君女之泽,五世而斩。
在任何顺位继承上,西凉大公都不会有任何的资格。
这一代的西凉大公,也仅与秦清寒有着君臣的关系而已。
要说多么亲近,那是谈不上的。
但西凉大公从封地上每年都会惯例送来的贡品,却让秦清寒忍不住起了点儿小心思。
在许久之前的时候,朕好像说过要指导顾长歌书法来着吧?
上次让他入宫,他还称病推脱。
可现在顾长歌就在宫里...
这不是正好嘛!
贴身指导一下他的书法,顺便帮自家好姐妹为她的未来夫君把把关。
嗯,两全齐美。
如此在心中想着,秦清寒当即就有了精神,开口准备摆驾霁月阁。
但正巧在这时,一名宫中女官通报进殿,旋即来到秦清寒的耳边低语道:
“陛下,那两名近侍宫人探亲归来,刚刚已经回到霁月阁了。”
话音落下,秦清寒的表情依旧冷艳动人。
她忽然觉得此去霁月阁,顺便敲打一下那两个近侍宫人,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一波啊,这一波是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