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女帝寝宫,顾子入诏 (第2/2页)
啥...啥玩意儿?
报纸?
这是个什么东西?
可在场的大臣们绝大多数都是早已从《臣在派人探查民情时,与百姓们不得不说的三两事》篇章的时候,就已经忍不住进入了‘睁眼瞌睡’的状态。
现如今,突然听到个莫名其妙的‘报纸’,实在是不知道该回忆到这两个多时辰中的哪一句话。
但有一个原则,保守派的官员们还是坚定保守的。
那便是改革派想要提出什么理论或新政,那么她们就一定要尽全力阻止!
毕竟若是不给改革派一点儿阻力,岂不是容易中了她们的计策?
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在御座上面一直含笑倾听的女帝秦清寒,竟是相当认同的拍案叫绝,当即就准备让人拟出旨意。
这可把保守派急坏了,赶忙让几个大臣上前劝谏。
可尴尬的是...
秦清寒根本就没有强行下旨的意思,反而和颜悦色的让那几名反对的官员提出自己的意见,更言明若是劝谏合适,自会斟酌而定。
这就很尴尬了。
那几名保守派的官员本就是被情势所迫强行站出来的。
她们听到一个时辰左右时就走了神,哪里知道这个‘报纸’是从什么时候冒出来的?
要知道,大朝会与普通的朝会不同,君臣奏对都是要入史册的。
站在正乾殿角落的史官提笔,谁敢在这种时候顾左右而言他?
倘若不找出凤阁阁老们所言中的漏洞,根本无法形成合理的谏言,自然就无法让陛下斟酌旨意。
所以,那几名被保守派的大佬们用眼神暗示着出列反对的官员们,一时间傻傻站在朝上、不知该说什么的样子,显得颇为滑稽。
但陛下发问,她们不说也不行,只好乱编了几条模糊的万金油模板的谏言,以求碰上大运、正巧撞上没记住的部分内容。
于是,四名保守派的言官被当场罢官。
理由是,大朝会上胡言乱语、藐视君上。
事实证明,靠运气这种想法很不靠谱。
秦清寒也在重新拟好旨意后,畅快大笑的站起身来,借机退朝。
报纸一名,立刻在这种匪夷所思的气氛中传遍京官界。
安阳王秦如柏领着几名中立派大臣坐上马车前往楚国公府,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官员们也都去了各自的重臣府中商议对策。
这场大朝会上的闹剧,以这种方式落幕,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包括大批量的改革派官员们,其实都被蒙在鼓中,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就赢了保守派一场。
报纸由国家册立的旨意下达,经凤阁迅速盖上红章后,变为具备‘秦帝——凤阁’双认证的圣旨。
傍晚时分,民间开始传播起了报纸一事。
不知从哪里冒出的口风,竟说报纸是朝廷下定决心向民众透明的东西。
一时间,关于报纸一事的热度,迅速在京城中飞升到‘热搜’的地步。
...
鸾凤宫,女帝寝宫。
身在瑶华殿中的软榻上半躺看书的秦清寒,此刻已是回归到了原本的清冷女帝。
她如此反常的在大朝会上显示出从善如流、儒雅含笑的君主形象,自然是为了这次算计保守派的演戏。
即便她在与顾长歌的相处中,已经不再像从前那般冷冰冰的姿态,偶尔还会绽放出冬日雪莲般动人的笑意。
但秦清寒的性情还是清清冷冷的,留给宫人们一个静雅、绝美的侧颜。
不过,许久未见顾长歌,她早就想要找个机会与他独处了。
正巧报纸一事尘埃落定,秦清寒自是想要好好‘奖赏’一下这个提出革秦八法与报纸的小男人。
“来人。”
宫人上前,恭敬行礼。
“陛下。”
“听说霁月阁那边近日又出新菜品了,让御膳房多做几道送来,朕要与顾卿共用晚膳。”
秦清寒在软榻上秀手握着书卷,语气平淡的吩咐着。
“是,陛下。”
宫人行礼应下,旋即刚准备转身传旨,却又看到陛下在软榻上未有移开之意,只好又躬身轻声问了一句。
“陛下,是让顾宫正去您常去的长秋殿候着吗?”
秦清寒抬眸看了她一眼,旋即又将视线放回到了手中的书卷上。
“便在此吧,无需让他费事多跑一趟。”
“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