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那寥寥几笔的描绘,却是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 (第2/2页)
这是对于经学的蔑视。
更是对你才华的浪费!
为娘虽是显学之后,却也知晓此篇经文的伟大之处。
歌儿,莫要再跟为娘说笑了。”
看着自家老娘对自己已经有些不满的态度,顾长歌已经有些无言以对了。
得嘞个得。
他这位‘著作之人’,怕是跑不了了。
多年以后,史书上会怎么记载?
新学显圣,顾子留经?
太艹了。
顾长歌见没法再解释清楚,便也不再继续说明下去了。
很明显,顾紫真把话说到这份上,完全就是不管他说什么都不可能再信的态度。
要是他再对自家老娘解释一句‘此篇真是《礼记》其中一篇’。
想必顾紫真又要说世上绝无《礼记》一书了。
毕竟这个女尊世界之中,确实没有《礼记》这么一本古经典籍。
无奈之下,顾长歌只好苦笑着认下了这篇文章的著作之人。
但他连《大道之行也》都认下了,倒也不必再顾虑另一位掀棺材板的张大家了。
于是,顾长歌趁着他们娘俩谈起报纸的文学板块,直接向顾紫真提出了下一期《广陵候报》的新学标题。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此言一出,顾紫真又不由被这传颂另一个世界的‘横渠四句’所震撼。
她只觉其言简意宏,足以成为传颂不衰的千古名句。
一时间,顾紫真竟对自家儿子这些年藏而不露的惊世之才感到浓浓的惊叹。
她下意识的正襟危坐。
像是在面对着一位未来的大秦圣人。
可当顾紫真惊觉自家儿子诧异的目光看来时,又忍不住老脸一红。
随即,她顾不得身为娘亲这么问会不会让自己以后很没面子,语气略显急切的问道:
“歌儿,你还有关于新学在报纸下面几期的标题吗?”
顾长歌闻言一怔,却又在看到自家老娘如此急切的样子后,不由笑了笑。
“娘,孩儿这些年想了许多。
关于新学的主题思想,孩儿这里多得是。”
听到此话,顾紫真面色一喜,忍不住催促着他快快讲来。
接下来的时间里,顾长歌接连掀了不知多少位历史名人的棺材板。
未来几期的新学标题,包括但不限于...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等等。
可以说,今日的这顿午膳,顾紫真竟有种被自家儿子给上了一课的错觉。
她的儿子展露出来的学术思想,充满了对于‘道’的新理解。
偏偏她这个显学出身的凤阁首辅,居然还觉得自家儿子提出思想很有研讨下去的价值。
即便顾长歌本人对这些新学的思想与理论,并没有太多宣传的意思。
可顾紫真依旧拉着他谈了半下午,期间桌上的膳食都忘了吃。
直到过了下午未时,来到了申时初刻。
顾紫真这才突然记了起来,她该去凤阁值房中理政去了。
这让她不由莫名有种遗憾的感觉。
没来由地,顾紫真忽然觉得与自家儿子的这番交谈,竟然有点儿与经学大家促膝长谈的意思。
但年节的这段时日,必然积攒下来了数不清的各项政务。
改革仍在继续,革命尚未成功。
顾紫真不可能放着国务不管,继续听她的儿子讲述新学。
哪怕在她的眼里,自家儿子的新学绝对是一个改变时代的学说。
她本人,更是希望多听顾长歌讲述一些关于新学的思想。
可老百姓们的喜怒哀乐,才是顾紫真一直以来最关注的事情。
顾私而不废公,方为宰辅之本。
这个时代,没有管仲、姚崇,却也有一位如他们一般的贤相。
顾长歌觉得,他很幸运。
因为那个人,就是他的母亲。
“歌儿,晚膳不必等为娘。
这些天积攒下来的政务,怕是又要让那些老家伙苦一阵子了。”
说起这话的时候,顾紫真是笑着站起身来的。
尽管她每次年节过后,都是处理国家政务最多的那个人。
可顾长歌却从来没有从自家娘亲的脸上,看到对于治理民生的烦躁与疲惫。
或许,他的娘亲也将会像那些只存于史书典籍中的名士一般,成为人们所敬仰的一代名相吧。
顾长歌也站起身来,脑海中莫名涌上了一句话。
‘你所翻过的一页,那寥寥几笔的描绘,却是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
顾紫真笑呵呵的换上了官身,坐上马车出府入宫去了。
临走之前,顾紫真还朝着出来送她笑着摆了摆手。
“回去吧,外面风大。”
顾长歌站在府门处,静静的望了一会儿逐渐远去的马车。
他知道,自己还能和娘亲一起用膳畅谈的日子,已经越来越少了。
只希望,他离去之日,正是大秦帝国崛起之时。
这是大秦帝国历史上不知多少代有志之士,为之付诸一生的理想与使命。
而如今,这项使命落在了这一代凤阁首辅的头上。
也不知,最终的结果,会不会如他所愿,顺利的结束这一场波及全国的变法之事。
大抵是顺利的吧。
顾长歌在心中如此想着,不由轻叹一声,走回了顾府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