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五战皆捷 (第2/2页)
两仗②获胜后,红军继续向东扩张战果。
5月21日,红军在中村附近,与由南团向沙溪增援的第二十六路军第27师第81旅接触。
22日,红四军和红三军团,向该旅发起攻击,攻占中村,歼敌大部。27师余部慌忙欲逃往乐安,却被红四团拦住了去路。
当晚,红军追至南团,敌之25师亦仓皇撤至宜黄。
红军占领南团一带后,中共苏区中央区即留住龙冈,另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红军第一方面军临时总前敌委员会,负责指挥红军作战和领导战区地方工作。
此后,红军日夜兼程,向东急进。
这时,敌第六路军慌忙由白水、头陂向广昌收缩兵力,接着由广昌向南丰撤退。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决定,乘六路军第5师四个团未来得及撤离广昌之机,攻歼该敌。
总前委的部署是:以红三军经甘竹向南丰急进,追击北撤之第8、第24师;以红四军和红十二军攻击广昌城;红三军团为攻城总预备队。
5月27日晨,红军直逼广昌城下。守军凭坚顽抗。红军激战终日,于当日21时攻克该城,歼第5师一部,余敌逃往南丰城。
红军攻占广昌后,归六路军指挥的敌56师约七千人,自闽赣边界之中沙仓皇撤回建宁。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即以红四军第10师北上,配合红三军继续追击敌之第24师、第8师和第5师余部;红四军主力留广昌开展工作。
红一方面军总部率红三军团和红十二军主力继续向建宁城前进,求歼敌之第56师。
5月31日,红军突然猛攻建宁城,于18时攻占该城,歼敌56师三个多团。
至此,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二次大规模的“围剿”。
此役,红一方面军继续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苏区人民大力支援和地方武装、赤卫军、少先队的有力配合下,集中优势兵力,连续作战,十五天驰骋七百里,连打五仗,五仗皆捷,共歼国民党军三万余人,缴获各种枪2万余支(挺),炮30余门,电台两部,并占领赣东,闽西北之广大地区,巩固和扩大了中央苏区,进一步取得了反“围剿”的经验。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红三十五军一般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五军。1930年夏,赣南行动委员会发出第三号通告,决定成立红三十五军。11月19日,赣南特委又发出第八号通告,确定将信丰、南康、安远、寻乌等县的地方武装、游击队合编为红三十五军,并重新任命了领导人。军长为邓毅刚,原军长罗贵波改任政治委员,原政治委员邱达三调任赣南暴动总指挥,副军长为曾毅生,参谋长鄢一心,政治部主任谢嘉禧。下辖3个师5个团及1个特务营。赣县、兴国赤卫军合编为第一师第二团;瑞金、于都、桥头部队合编为第三团;寻乌、安远部队合编为第二师第五、六两团;原七、八两团及独立营合编为第三师第七团;寻乌赤卫队编为红三十五军独立营。师未设师部,由军部直接指挥。红三十五军成立后,在赣南地区开展游击战。1931年2月,红三十五军北上,到达宁都县后,归红一方面军指挥。10月,改编为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三师。1932年7月,独立第三师与独立第六师合编为红二十一军。红35军成立伊始,即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的战争,发挥了很好作用。第3次反“围剿”中,红35军配合各地群众武装,先困敌于崇贤、东固间,继而,同红军主力聚歼敌于莲塘、良村、黄陂、老营盘等地,毙歼敌3万余,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3次围剿。
②第二次反“围剿”开初两仗是指“白云山战斗”和“白沙战斗”。“白云山战斗”红军歼敌公秉藩第28师,俘敌四千余人,师长公秉藩被俘;“白沙战斗”红军歼敌郭华宗43师一个旅,王金钰47师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