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您看这样可还行 (第2/2页)
唯一的缺点就是存货不多,而且没有自家的标识,少了点儿宣传意识。
夏小美之前也没想到,饭后送两根黄瓜,起到的宣传作用竟然会这么大。
用过饭的客人,转天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打听自家黄瓜的出处。
当他们得知,这些黄瓜并不是外面采买的,而是老板娘自己种的时,就都很遗憾。
看来单独买黄瓜是不成了,如果馋了的话,就只能再去人家的私房菜馆吃一回。
再一回想起菜馆饭菜的鲜香美味,就有些控制不住的立马想做一回回头客了。
这么立竿见影的宣传效果,夏小美不利用才是傻子呢。
干脆就直接决定,把这个送菜的小礼节,当做菜馆的一个保留项目。
每桌客人用过餐后,都赠送点儿自家的蔬果做为回礼吧。
龚老爷子听了夏小美的要求,有点为难,又有点期盼。
犹豫了再犹豫之后,才下定决心似的开口问道——
“姑娘,我家里还有一些存货,倒是能给你马上送过来救急,但是没有你要求的那个标识,你看可行?”
现在愿意订制和购买手工艺品的客人越来越少,存货已经积压了不少日子。
龚老爷子希望小姑娘能够点头应下来,这样家里的存货就能清空了。
可看小姑娘半点儿点头的意思都没有,并不打算接手。
龚老爷子很是有点儿失望,这小姑娘可真是不好哄,太有主意了。
可人家的态度坚决,他也只能悻悻地收回提议,重新跟对方打起商量。
“要是现编的话,想要做到你的要求很难,毕竟全靠手编么。”
“就算是加班加点,卯大了劲,一天也就能交出十三、四只来,五十只是肯定做不到的。”
更别说对方还特别要求了质量,那必须得家里的几个好手编制才行,无形中可用的人手又少了。
而且就算是全体族人都上手编,先不论好坏,一天也编不出五十只来呀。
一听这话,夏小美就明白了,自己想象的一天能出百、八十件的竹篮,纯属做梦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老话果然不是骗人的。
纯手工编制,自然不像是流水线作业,想要多出货,加加班,机器不停就行了。
不过一桌席面一般也就八到十一、二个人,按天交货也是行的。
“那您就让家里人辛苦赶一赶,我明天下午三点先要十五个,后天下午三点再要十五个,这能编出来吧?”
看到龚老爷子点头了,夏小美的心也就放下了。
“那就好,我就先跟您定这两天的货,不麻烦您送货上门,我自己去取。”
不只因为自家有车,照顾龚老爷子他们送货不容易。
还因为夏小美想要亲自验货,如果有滥竽充数的,在她这里可是万万行不通。
“至于剩下的那些货,您就让家里人先做着,能攒多少是多少,尽自己所能吧。”
“我大概一个星期以后,才会再去您家取第三批。”
“这样时间就应该很宽裕了,龚爷爷,您看这样可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