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夜色 (第2/2页)
不过当时沈氏是闺中女儿,这些不过都是听家人仆奴交谈间提起,而且自从沈氏来到徐家庄后,她和沈家便再也没有来往了,她说的这些话徐宁只是听一听,情况到底如何,还是要徐宁自己去打探一番,不过此番只是闲聊,徐宁就没有细问。
亥时过半,大约在现代的时间是晚上的十点钟,徐景来送他磨好的豆浆,徐宁说了好几句感谢,但这个寡言的汉子也只是摆摆手,没说什么客气的话,帮忙将豆浆倒进锅里便离开了,而徐宁没有假借他人,自己将豆浆煮好点卤装好压成豆腐,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才去睡觉,但这觉也没能睡得长久,到了寅时,也就是现代时间的凌晨三点,她就又起来将豆腐切成小块按之前想好的装好,又做了早饭,烙了一些饼子,炒了一些肉丁酱菜装在小罐子当作带路上的吃食,等她做好这些,又匆匆吃了一些早饭,就差不多到了四点钟,外面传来了春婶轻声地叫门声,是该出发了。
沈氏也早早起来,这个时候将昨天就准备好的里面装了一些衣物的小包袱递给她,将她送出门,叮嘱她要一路小心,又拉着春婶的手说了拜托,春婶还是笑着,拍了拍沈氏的手说了句放心,便替徐宁提着那个装了豆腐的木桶子,先往山下去,徐宁拎着小包袱往前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沈氏还倚着门框看着她,她便赶紧挥挥手,让沈氏回去,这更深露重的,万一着了凉可不好,沈氏点点头,却只让徐宁快去,她仍在那站着,远远地瞧见徐宁拐过了路口,身影消失不见,她的心里好像忽然空了一块,晃神地还看着空无一人的路口好一会儿,才“吱呀”地关上门,慢慢地走回自己的房间里去。
等徐宁下了山,徐景家的院门已经挂上了,另外三个人正在门口等着,春婶也准备了一个木桶子来装东西,不过她家的塞地更满当些,还有几个拎着的包袱,便放到徐宁的桶子上,由徐景挑着,春婶举着一个火把,一行六个人就趁着夜色出发了。
万籁俱寂,月亮已经接近一张圆饼,挂在天上,将月华撒到屋顶上树梢上,依稀照亮了事物的轮廓,星星倒是稀少了一些,隐隐约约地闪烁着,正值深夜,连热闹的虫子也熄了叫声,只是他们从村北穿过村子走到村南那条唯一出村的路的时候惊动了村子里养的狗,先是临近的一声两声,很快这一声两声引起了一片狗叫声,直到他们离开了村子,才又渐渐安静下来。
接下来是一条不大的山路,宽处最多也只有两三米,离村子远一些,还有一些田埂路,再远些便成了两边都是山林,只能一个人通过的小路。徐二林拿着一把砍柴刀走在最前面,然后是拿着火把的春婶,在这样的山里走夜路,火把是必不可少的,除了照明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驱赶野兽,接着就是徐宁和徐小芽,徐景挑着担子总在最后面,不过徐小芽到底年纪小了些,现在又最是犯困的时辰,她走了一会儿便闹着说累,徐二林便背了她一段,走了一段徐二林也背不动了,便和徐景换了位置和担子,比起并不瘦小的徐小芽来,还是担子轻松些。
“你累不累?”
少年只穿了汗衫,露出古铜色的手臂和才开始成长的柔和的肌肉曲线,白色的月光撒在上面像是涂了一层薄薄的奶油霜,刚刚背着徐小芽走了一段路,额头和鬓角还冒着汗,在月色下闪着珍珠一样的光,犹如少年此时的眼神。
他挑着担子,说话间喷出了一些热气,只不过徐宁比他矮上许多,并没有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