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计 (第2/2页)
在那个产能过剩的时代,为了将东西卖出去,人们不知道要费多少力气,不仅编了一整套营销学,甚至还要入门心理学,各种研究消费者心理,在那个时代,不管是包装,还是某个产品和一组产品的定价,又或者是洗脑的顺口广告词,无不充满了精心的算计。
徐宁曾没日没夜地将自己投入到工作之中,又是卯足了劲,打败了能陪客户喝酒唱歌的男性竞争者,坐上了部门经理的位置,她手里是当真有两把刷子的。
只是初来这个时代,她只是一个连温饱都没有解决的山村小丫头,自然先要将肚子的危机解决掉,而现在,肚子的危机已经解决了,她想要更大的舞台更快地增强自己的能力,那么做回自己的老本行,无疑是最明智的。
而和蔡传正交流了最开始的两封信之后,她也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根据蔡家现在的情况给出一些她专业的建议,并且后来的事实证明,她的这一招走的并没有错。
同样当时她写那封信的时候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将自己想到的东西写上去,而是认真地考虑过顺序。
第一条建议蔡家现在就能做,但是一动就涉及全身,尽管看起来有效,但若是做不好,怕是会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改革,第二条建议的利润和操作空间大得足以惊人,可那其中有很多要注意的小细节,便是这时候徐宁亲自操手,也有赔钱的风险,如果是这样,那作为提出这条建议的人,徐宁怕是也不会落到什么好下场。
只有第三条,是蔡家当前可以做,又不会出什么问题,做好了容易拿功劳,做不好也容易找到背锅侠,所以前面两条其实就是一个铺垫,第一条让他们知道她是有真才实学的,第二条让他们震惊,而到了第三条,自然成了他们迫切需要的了。
任何一个团体,体量越大,贪污的问题就越容易发生,因为其中涉及的人越多,而人都是有私心的,因此就越容易出问题,便是制度健全又有各种科技手段的现代都不能完全避免这个问题,更何况是落后的这个时代。
就这么讲吧,大兴朝一共有二十八个郡,而蔡家的粮铺涉足了其中二十六个郡将近五六百个县城,假设每家店铺都有一个掌柜和两名伙计,再假设他们掌柜的都是大公无私的不贪墨任何一点,而两名伙计一个月偷偷拿店里的一斤粮食,这成年累月下来,便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
更何况事实上每个店不可能就这么点人,有些地方一个县城也不仅仅只有一家店,店里的掌柜上面还有管事,管事上面还有大管事,还有来往运输的车队,人的欲望也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点,徐宁还记得当年接触的鸿运酒楼的张掌柜,对他的东家沈十三少爷,想欺瞒他的时候可将他卖得一干二净。
毕竟一个一年说不定都见不上一面的人,能有多少忠心?